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09 百工南来 (第2/5页)
长官于度,甚至曾经创下由濮阳自洛阳押运万余游食,途中逃散、劳病等损额甚至不足千人的壮举! 这样一个损额比例,虽然看起来仍是不少,但要知道平民本就不同于行伍士卒,并不全都是壮丁力夫,多有妇孺老弱夹杂其中,一旦踏上行途,便是风餐露宿,苦寒饥馑,加上民心尚未安定归附。 而且过去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虽然淮南一直在拼命向北输送物货,但中原各地普遍用急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十中折一的损额,能够保全半数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于度有此壮举,也因此被拔升为典农中郎将。这一职位也是年前淮南表奏台中,请复中原屯田,台中准许后复设的官职,主要职责便是收容流民恢复生产,从最基本的典农司马到典农都尉、典农中郎将,到最高级的流民都督掌管州事。 于度本是久从梁公的昭武旧部,但在兵事上却始终乏甚亮眼战绩,倒也并不是他胆怯畏战,只是在战场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早前在黄河南岸作战时,虽然身先士卒甚至身负重伤,但是统计军功仍然不足。 原本同流中多有直升督护者,而他却还仅仅只是一个基层的兵尉,也因为作战负伤而不得不告别行伍。原本以为此生就此沉寂,或能托庇于梁公关照之下平淡了此余生,但却没想到居然在别的方面大放异彩。 若说于度有什么窍门那也谈不上,大概是因性格使然,他就是谨慎、周详。一旦接受什么任务,事无巨细都要拟定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务求面面俱到。大概也是因为性格的缘故,他在军中时几乎没有犯过错,但也一直乏甚亮眼表现。 当这样一点禀赋放在组织流民迁徙方面,便开始大放异彩。于度的周详细致简直发挥到了极限,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