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1132 吏考取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32 吏考取才 (第4/7页)

着台内对沈哲子这个领头者就没有怨声。

    譬如梁公执事短短几天,人情淡薄,乡伦无存,所谓乡民蜂起入讼,正是执政失德的最佳说明。往年梁公在北,江东也不见如此多的jianian徒罪案,如今归来,京畿内外几无清白之身。这真是名为定乱,实则祸国!

    这一类的论调虽然公开场合少有人敢说,但台臣们私下里聚会中早已是疯传。

    当然何充也知道这些评价自然是有失公允,因为眼下这种乱象,就是朝野时流鼓动起来的。

    可是在沈哲子口中,这群情汹涌的局面正是台辅失职的最确凿证据,其人同样有着强大理由,本身向来注重边事,今次归国治乱,那些乡野积攒的讼案总不可能归罪到他的头上。

    这种互相攻讦,本身就是分辨不清的糊涂官司,可谓双方合力促成,谁又是清白的。何充对此也懒作什么无谓仲裁,只是叹息道:“乱况终究不可久待,还是需要尽快做出定论,给君王、给朝野一个公允结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正是我来拜望中书的原因,我奉命治逆,自然也想尽快了结此中积事,再归江北讨伐猎功。可是眼下实在是人力不济,尤其郡县之中吏数匮乏,治事能力严重不足。”

    沈哲子一边说着,一边掏出自己的表章递给何充:“有鉴于此,我希望台内能将事权再稍稍假我,允我略设权宜方略。”

    还要稍假事权?现在的事权还不够大?

    何充闻言后已是忍不住腹诽连连,现在台城还属于他的只剩下自己这清白一身了。当然他也知这只是一种客气说法,如今台事决此一人之手,真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