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7 累世之功 (第4/5页)
线主将,本身便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对于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也筹划良久,临战在即不乏患得患失,萧元东的到来也的确让他踏实几分。 所以他也就不作隐瞒,将参军等人请入帐中,摊开地图将自己的计划讲述一番,也算是战前再作一遍推演。 谢奕所面对的问题倒也不复杂,无非函谷故关已经不足为恃,要么夺取一个足够替代的关隘,要么发动一场奇路猛进以震慑关中宵小。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目标便是前一个。 从关中而出,一直抵于虎牢关,黄河南岸大体保持着一边险川、一边高岗的地势,之间一路都是狭长地带,原本的函谷关便是这种地形达于极致的一种体现。 黄河流域多有陂塬,此前的桃林是一处,再往西还有南塬。南塬高出黄河足足六七百米,河流直切塬体向东流去,陂塬两侧各有一道南北向的深沟阻途通入黄河,可以说是一片易守难攻、相对独立的区域。 这片坡塬上同样有一个关隘存在,那就是潼关。潼关眼下虽然远不及函谷关盛名,但早年魏武曹cao也曾在这里与马超进行过大战。 “潼关所在,北有大河深切,南有秦岭巍峨,西有潼水、深沟为堑,东面同样绝涧强阻……” 谢奕眉飞色舞讲述潼关周边地险,显然是已经选定此地作为函谷关的替代。 这当然也不是他的首创独见,早在后汉时期便已经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且提出了诸多经营设想,但是魏武曹cao很快便统一北方,魏晋之际并没有强烈的经营此地的需求。所以关于潼关的诸多设想也仅仅只是存在于设想,潼关的战略价值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 萧元东与谢奕闲聊时虽然有些不着调,但是面对实际军略时态度还是非常端正,通过谢奕的描述以及眼前的地图,已经了解到潼关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