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1183 关中均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83 关中均田 (第4/6页)

各地官府有了这些土地在手,各项政令实施起来才有了立足的基石。

    政令虽然态度强硬,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sao乱波澜,一方面是因为江南至今仍然存在开发不足的问题,除了一些特别发达的地域外,仍然存在大量的荒土,另一方面则就是江北生产秩序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撂荒土地。

    所以在土地问题上,除了一些特别的地区如广陵、襄阳这种大量流民聚集所在之外,并不存在一些大一统王朝中后期往往会出现的兼并严重的问题。

    这一时期,最严峻的问题还是在于生产力的不足。土地是足够的,但是劳力却有限,那些乡宗门户最敏感的也是各自荫户部曲。

    这个问题在短期内还并没有凸显的过于严重,且不说在淮南都督府时期便不遗余力的收复流民,单单中原大战打败石堪,便从河北邺城周边搜罗了百数万生民,一直到了如今才可以说是完全消化下来,俱都安排进了生产中,给河洛地区提供了旺盛的元气与活力。

    可是自此之后,人口问题就渐渐凸显出来。无论关中还是河北,这些存活于乱世的乡宗门户们危机意识要更加强烈,想要通过和缓手段从他们手中将人力抠出来几乎不可能。

    所以今次西征,沈哲子态度强硬其实也是一种借题发挥,既然常规手段不行,那么就暴力摧毁。对人口的掌握无关乎代价高低,是行台发展最重要的客观制约。

    哪怕是这些强硬手段有可能将一部分乡宗逼到敌对面,沈哲子也不打算就此让步,要保证行台在籍人口的持续增长。只有人口持续不断的增长,行台各种建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