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栋、李定国山西会战 (第2/4页)
顺军将士十人中就有两人不是断腿就是断胳膊。 事实上周遇吉自代州退入宁武关时已是强弩之末,士气不扬,军士皆言逃往大同,无心死守,只是在周遇吉强迫下勉强迎敌,因此两日遂陷。 不过尽管当年周遇吉只在宁武关坚守了两日,但此关的重要性于山西整体却是依旧突出的,尤其此关牵涉大同地区同太原地区的联络,故而拟升任第九军提督的顺军大将李成栋在接到行营军令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率部星夜兼程赶往宁武关布防。 在此之前,已获知将出任第四军提督的左潘安已领所部老淮军第二镇先行进入山西,不过因为第二镇皆是步兵原因,速度反而比骑兵为主的李成栋部慢了许多。 李成栋部于十月十一抵达宁武关时,左潘安的第二镇刚刚经紫荆关到达大同的灵丘县,调归其指挥的骑兵胡茂桢部业已奉命同李成栋会合,共同布防宁武关。 除左潘安、李成栋、胡茂桢三部外,又有以耿仲明部改编而成的炮兵第二镇正在向山西开进,统帅是原耿仲明之子耿继茂及部将徐绍宗。炮二镇携带大小火炮400余门,火铳4200余杆。 至此,连同已经进驻山西的原延安总兵李元胤部,顺军在山西的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人,骑兵一万两千人,炮兵七千人,步卒近四万余。另外于大同归顺的姜骧部两万余人。 而西军方面攻入山西的李定国部初步探明有步骑五万余,其中西军精锐两万余人,余皆是收编的降兵,如高勋、唐通、康镇邦、白广恩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