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 (第2/7页)
现在低迷的士气怕是会成为顺军下一个消灭对象。 投降顺营成为大顺的义王,孙可望是不考虑的,御营主力虽败,可他与义弟李定国、艾能奇等仍手握二十万重兵,义父又刚刚惨死,他这个义子怎么可能向杀死义父的仇人投诚。 唯今之计是火速退兵同李定国会合,集中东、西两府兵力与顺军相持于延安,实在不成就退到固原同艾能奇合兵。 王自奇信中透露的汪兆龄抢在刘文秀之前往固原这一信息,也让孙可望心头紧张,他与汪兆龄素来不和,杨皇后又对他这个事实上的大西继承人不满,万一汪兆龄蛊惑杨皇后另立他人为大西新君,不仅会分裂西军余部,更会让他孙可望陷入危机,因此是绝不能让汪兆龄成事。 东府麾下诸将皆是孙可望的亲信,初始皆沉浸于御营大败,万岁归天的噩耗悲痛之中,但领军之人又哪里不晓得轻重,孙可望将所担心的事情与诸将一说,诸将立时达成一致立即退兵回固原。 撤军命令一下,西军诸部动作也快。 然而来时容易,想走却不容易。 当面顺军显然知道孙可望一定会撤兵,所以在高一功的指挥下,李来亨、贺兰、胡守龙不断袭击sao扰撤退的西军。 虽然金锁关的顺军骑兵不多,但赶来增援的第一军第十镇却有大量骡马,属于“半骑兵”性质,配合随李来亨、贺兰退下的三百多骑兵,倒也拼凑了一支两三千人的“马队”。 孙可望麾下骑兵此时仍有近两万之众,然而张献忠之死令得西军士气低迷,连攻金锁关不克又使西军将士极度困乏,故而哪怕追击的顺军人数不多,却也严重影响西军撤退速度。 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