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 (第3/4页)


    但尚可喜是有苦衷的。

    当初他之所以没有听顾君恩的劝给阿济格来个反戈一击易帜归顺,一方面是他已为清朝的藩王,贵为人臣极点,而时李自成这个大顺永昌皇帝乃是穷途末日,随后更是弃城而逃,不改流寇习性,加上李自成的地盘几乎全部丧失,所以怎么看这个大顺都不可能再存活下去。

    为了他自家性命及富贵,尚可喜怎么可能将注下在一艘快要沉的船上?

    又怎么让他相信一个才崛起不过年许的淮军能改变大顺败亡的局面?

    世上锦绣添花有的是人做,雪中送炭却是少。

    当年他尚可喜能放下尚家全族百余口的血债降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可能叫一个穷途末日的李自成军师给说动!

    况,大清待他尚可喜也是不薄!

    尤其是太宗皇帝。

    降顺的风险大于收益,尚可喜的王封既有一个智字,自是不会取之。

    但后来,他还是有所后悔的。

    随阿济格北归之时,尚可喜包括吴三桂以及汉军诸部,新降的二王其实都不知道北京告急,阿济格这才急于北返。

    当时阿济格是以河南贼乱未定,又有淮贼兴于山东,朝廷鉴于李自成已死,便令大军班师剿灭河南和山东贼寇为由率领大军北返的。

    等进入河南境内,尚可喜他们才发现事情不简单,阿济格口中轻描淡写的河南又生贼乱实则是顺军卷土重来,竟有要将清军这支主力堵在南方的迹象。

    尚可喜心慌,想到那位大顺册封的淮侯,想到那个劝他归顺的顾君恩,想到尚被淮军捏在手中的家眷,所以有心派人同顺军方面联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