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顺隆武帝 (第2/4页)
不合。 毕竟儿子是天子,父亲只是元舅,父见子行臣下礼肯定也不合礼数,因此干脆两不相见。 陆四不答应。 敢情闹了半天革命,他倒把老子给革没了。 所以,叫顾君恩他们再议。 原则只有一个,要两全其美,既照顾了李自成这一块,也得照顾他爹陆有文。 至于陆家的太庙供个李家的先祖,陆四倒无所谓。 礼制嘛,人定。 周礼未定之前,何来礼? 周礼定后,难道也不曾修改过? 还不是揣磨上意,修修改改,文官礼官想破脑袋替君上的决定背锅做文章。 当年,嘉靖不就是这样干的。 更何况,李自成代表农民阶层推翻腐朽的朱明统治阶级有功,其殉国更不失民族气节,于公于私都当为后人崇敬,为万世所祭拜。 故而,陆四要给李自成一个公正待遇,是盖棺定论,永不翻案,不是什么五五、四六。 淮军能够发展壮大,也脱不开李自成的大顺,没有李自成就没有陆文宗,因果关系也是成立的。 当年要不是李自成让河南节度吕弼周、定南侯董学礼率军南下淮扬,幼小的淮军早被明军绞杀干净,哪可能绝地逢生,挥师北伐,从而有了今日之陆家天下。 李自成要崇,陆有文也要敬。 岳父、亲爹都得一个待遇,陆四断然不会允许自己没了爹的,所以他得接他爹来北京,而将满洲的国主福晋哲哲下嫁于他爹,也是替他爹贴金。 另外,哲哲是满州人的国主福晋,出身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