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鞑子 孙秦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鞑子 孙秦桧 (第2/5页)

给钱粮,以为大明北伐先驱,“化不利为有利”。

    为了让朝廷同意收编清军,湖广总督何腾蛟更是夸大北方战报,称顺军已今非昔比,足有百万大军,内中精兵强将如云,并且顺贼新的首领、原淮贼陆文宗不日就将在北京登基,届时百万顺军便将大举南下攻打大明。

    因此,大明的形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若朝廷不收编阿济格部,则恐该部迫于顺军压力转而降顺,届时必为顺贼南侵先锋。面对近二十万原清军南下,大明如何抗争?

    远在安庆的史可法也上疏阐明必须纳降清军的意义。

    疏中道:“先帝以圣明之主,遘变非常,即枭逆闯之头,不足纾宗社臣民之恨。是目前最急者,莫逾于办寇矣。然以我之全力用之寇,而从旁有牵我者,则我之力分;以寇之全力用之我,而从旁有助我者,则寇之势弱...”

    史可法的意思很清楚,若不纳阿济格、吴三桂,则二人必为顺军祸害大明。

    若朝廷不计从前,诚意收编,则立时便得二十万精兵,只要供给些钱粮就能使这二十万大军为大明出力杀贼,为先帝报仇,有何不可?

    “予以义名,因其顺势,先国仇之大,而特宥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丑类,亦今日不得不然之着数也!”

    为了让朝廷不要再磨磨蹭蹭,速定此事,史可法疏中更是直言“流寇即将南下,未见庙堂之上议定遣何官,用何敕,办何银币,派何从人对敌?”

    更是痛斥朝中小臣清流,道:“本朝所重者皇上之封疆,所轻者先帝之仇耻,既示我弱,益长虏骄,不益叹中国之无人,而北伐之无望邪!伏乞敕下兵部,会集廷臣,既定应遣文武之人速往满营宣旨,应给若干廪费,一并料理完备。”

    接替首辅王铎为礼部尚书的东林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