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六章 历代太祖,哪个不是如此! (第2/4页)
,若非如此,这些人也没有那么多钱能来北京“一睹天颜”。 国家无钱,众志成城。 陆四对冯铨借观礼“敛财”并不反感,因为大顺的国库真的紧巴巴。 对于前明及降过清的汉族士绅官僚,淮军时期陆四对这帮人任用的标准是能秀才则不用举人,能举人则不用进士,这个政策可以极大的巩固淮军自身势力,培养忠心可靠的基本盘,但吸收的明朝官员所占比例由于“就小”原则,肯定会很少,这使得淮军时期前明的官绅地主基本上是处于被打击的地位。 因此不少淮军治下的前明官绅地主在经历淮军铁拳之后,不胜愤慨地说什么淮扬义师,不过又一流贼而已矣。 然而由于陆四率领顺(淮)军消灭满清,歼灭张献忠,取得了中国北方的完全统治权,地盘一下扩大无数倍,于官吏这一块自然出现极大空缺,单靠崛起不过三四年的淮军自身,根本难以向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提供大量官吏。 而一个政权如果没有足够的行政人员,是绝难维持这个政权对地方统治的。不管陆四愿不愿意,他都必须大量任用前明(满清)降官以填补当下严重的“官缺”。 即便陆四也大量启用西营文武,现时保守估计,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也要有一半出身于前明那帮士绅,否则他根本实现不了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全构架。 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陆四称此现事实为被迫“封建化”,但认为这个“封建化”本身对大顺的巩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