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 (第3/7页)

龙之子王应元,笑道:“你这延安知府也说说看,你父子二人与我这监国一样都是百姓出身,百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想来你们当比我清楚。”

    这显然是大顺监国考校王氏父子了。

    王应元肯定不能先答,看向父亲。

    向来不善言辞的王化龙略微想了想,道:“臣以为治民首在治官。”

    “噢?”

    治民首在治官,其实是老生常谈,个个都晓得的道理,但为了鼓励不识字的王化龙,陆四还是做出了愿闻其详的表情。

    “就是要监视当官的,一人贪污,全家杀头。”

    王化龙的回答不仅让陆四吓了一跳,贾汉复等人也叫这老农民杀气腾腾的话听得一愣。

    “别的臣不知道,臣只知道臣之所以追随西王造反,是因为狗日的县官不给开仓放粮,他为啥不开仓放粮?还不是因为没人管着他,上头对下头太宽松。这要是有专门的人盯着这帮当官的,不办事砍你的头,贪赃枉法砍你的头,这当官的还敢占着茅坑不拉屎,活活逼死咱百姓!”

    以前对答时,王化龙不太肯说话,这会却是话多,且明显语气激愤。

    陆四当然不能如王化龙这般激进,过去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对官员够狠了吧,可架不住人亡政息。历朝历代国初之始对吏治都是抓的极严,然后最多三十年吏治就不断宽松,除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形成了彻底的体系外,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脱不了关系。

    好比朱元璋时贪污十两就砍头,那会的十两能买一百石大米,是笔可观的财富。可几十上百年后,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市场活跃,银子购买力下降,十两只能买一千斤大米,为了一千斤大米就把一个官员给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