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_第483章 这次我没有拖后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这次我没有拖后腿 (第2/4页)

议之后,项目组的成员们,分别就自己分配的任务,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在这些任务中,徐佑最为重视的,就是韩书斌与王相武的任务了。

    因为同在蓟京大学的缘故,徐佑可以很方便的去王相武的量子物理实验室,对项目的进度进行跟进。

    而王相武实验室又是徐佑接触科研的启蒙实验室,徐佑每每来到这里,就跟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亲切。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王相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这个是离子阱的四级杆阱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囚禁住一维离子晶体,电极更容易制作,且具备更高的通光性。它由四根主要的圆柱形电极构成,其中两根作RF电极,两根作为DC电极。根据DC电极是否分段,还可以分为两种结构……”

    “这個是离子阱的刀片阱结构,顾名思义,因为其形状形似刀片,故而得名。我们对其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缩短离子间距,以获得更高的径向量子频率。设置通光孔径,以便在轴向照射激光。改变导线布线的几何结构,从而提升离子阱的热稳定性和通光性……”

    “这个是离子阱的三维芯片阱结构。三维芯片阱的尺寸,介于宏观离子阱和微观离子阱中间,可以被认为是介观离子阱。它具有数十个控制电极,以及更精密的电极结构,能够很好地实现离子链的分离、转移和合并……”

    徐佑认真的听取着王相武的研究成果,并不住的点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