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嗯出来了! (第3/4页)
“a”与“q”了。 这是马修方程中的参数,与离子在离子阱中各方向的运动轨迹有着密切的关系。 想要准确的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但更为棘手的是,这些方程中的解,还包含着“稳定解”与“不稳定解”。 如果一个解是稳定的,那么离子的振动幅度,在t时是收敛的。 而如果一个解是不稳定的,那么离子的振动幅度会随着时间呈指数增加。 在解是不稳定的情况下,离子的振幅会增大至r0,从而撞击电极而消失。 想要得到有意义的数据,必须要解出稳定的解才可以。 又是一番紧张的计算,徐佑得到了方程中稳定的解,并进一步对电磁场中的各个参数进行着修正。 完成了前面的工作之后,徐佑开始对离子阱的尺寸参数进行着设计。 之前的这么多工作,都是为了在尽可能保证离子阱的量子计算性能的前提下,设计出最小型的离子阱结构。 也就是说,要得到尽可能小的LIT场半径。 在前面的工作准确完成的前提下,之后的工作也变得顺利了很多。 不知不觉中,徐佑已经一点点完善了小型化离子阱结构的设计。 “按照这样的设计,是可以将整个量子计算机的机箱,控制在二十寸的立方之内的。” 这样的体积,虽然还不能用“轻巧便捷”来形容,但在量子计算机界,已经是非常迷你的尺寸了。 与此同时,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