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3节 (第3/4页)
”的人本来就不多,他也只能自己笑了。 董康一晚上时间,直接跟大家打成一片。 而且他发现,这群人的年纪不一,但似乎都以年纪最小的纪元为主心骨。 十五岁的人,在这群人里颇有些说一不二的气势。 但实际上,纪元又是个随和性子,宴会上并不多说,可他但凡说话,大家都很赞同。 这样的人放在他们那,颇有些“头人”的意思。 就是一群人或者一个部落的首领。 不管是文举的孟华伟,张洵孙举人他们。 还是武举的武营等人。 他们建孟府的人常常在一起,或许没什么感觉,他刚刚加入,所以能看出来。 纪元小小年纪,确实不同寻常。 此刻他不同寻常的卷子,让几位阅卷官都微微吃惊。 四月十七,乡试贡院内。 各处点着烛火,考官们挑灯阅卷。 “敦仁守义,而协和人自致者,一人如是也,众人亦如是也。”四书考官道,“说得好!实在是好。” 四书考官共有五人,大家相互传阅,每人都细细研读:“确实好啊。” “此文醇厚昌明理势并重也!” 其中地位最后的那位阅卷官,更是直接写下评语:“醇正近理之言,诸儒所不及。” 这评价,实在是高。 但阅卷官们一一点头,都是赞同的。 其中一人还叹:“若科举都是此等文章,我们也不觉辛苦了。” 今日已经是阅卷的第四日,多数考官皆是头晕眼花,读到如此通畅明理的文章,不亚于喝到甘泉水一般。 好,实在是好。 此文被单独拿出,如果后面四书文也不错,那肯定会被列为前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