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5章 愿为一节度使 (第5/10页)
他手握北疆雄兵,指挥若定,假以时日,定然能聚拢北疆之力,反戈一击。 他动心了。 本来此次出长安不是他,而是贞王,但贞王却说身体不适,没法去。 他理解贞王的想法——伪帝猜忌贞王,若是贞王来了北疆,此战顺遂的话,回长安后,被病逝的可能性大增。 而他不同,所有人都知晓,庸王是一堆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 他来,就当是旅游,顺带给伪帝做个广告——俺对几个堂弟如何?慈祥吧? 以往的伪帝没这个需求,幽禁就幽禁了,又如何? 朕连儿媳妇都能抢,何况幽禁几个侄儿。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他年岁大了,朝中关于立太子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 他拖着,可拖一拖的,有臣子就说若是山陵崩,谁继位? 这话大逆不道,但无可挑剔……臣为大唐故,为国本担忧! 舆论,渐渐的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 越王,卫王,两个皇子在长安互相牵制,确实是让他安生了一阵子。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群臣的担忧。 你老了,给自己弄个继承人吧! 李泌怒了,干脆把庸王拉出来。 这里面有个缘由,当年李元为太子时,曾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阿兄孝顺,可惜和耶娘生出误会去了。等我以后老了,就让阿兄的后人为太子。 这话是在搪塞武皇,近乎于忽悠。但说出来便是彩衣娱亲,无人能挑出错处。 那时候的武皇正处于长子被自己两口子冤杀,宣德帝病重垂危的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