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第2/4页)
舟楫便利,经济发达,文风也兴盛,陛下年后施展的这些政策,桩桩件件都是戳到了东南士绅的心窝子上,不闹才怪。 听说已经有一些东南地方籍贯的举人当街叫嚣要放弃这次会试,引起了不少波澜。 对于民间的舆论,霍瑾瑜现下没有那么多压力,前有老霍头,后有她,他们两代皇帝干了这么多事,可不是被这些东南士绅的叫嚣给吓退。 这群人难道觉得自己还是前朝那些钟鸣鼎食的大世家?哪个敢露头,她不介意削一下。 有老霍头的威名在前面摆着,她即使手段再苛刻,顶多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说有功名在身的人还是有许多免税福利的,只不过对他们的特权压制了些,若叫嚣什么“念书无用”,没有什么好处,不读就好,少了那些叫嚣的,难道国家还能亡了,地球不转了。 再说穷尽一身为了一个功名,不如利用才学干些其他的。 …… 对于民间来说,从年前到年后,百姓们收到的消息五花八门。 先是“摊丁入亩”,对于许多大字不识的老百姓来说,官府的解释就比较通俗,就是以后纳农税按照土地的多寡,无地者不纳,地少者少纳,地多者多纳。 “一体纳粮纳税”就是以后不止老百姓的税要受,官老爷他们的税也要收,就是皇帝的亲戚也免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