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_第364章 英雄一世今安在,明月依然是汉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英雄一世今安在,明月依然是汉秋 (第2/7页)



    譬如李逵史进,除了酒rou,就是杀敌才来得畅快。

    韩世忠胸有块垒,本想点评两句,后又觉自己方才在台下无意间触犯了王霖麾下嫡系诸将的“忌讳”,便不愿意再当出头鸟,就远远站在后头,自顾赏景。

    此时,却听身后脚步声起,众人扭头望去,见有六七名大宋文官打扮的男子,急匆匆登上台来。

    领头一人,左臂空荡荡,面色煞白,显然曾受重创。

    这六七人在其后跪拜在地。

    领头的独臂男子,年约三旬,双眸有神,鼻正口方,只形容憔悴。

    其人高声拜道:“下官相州通判黄岐善——”

    随后就有人接道:“邢州提刑郑通、汤阴县令王恩博、临漳县丞昝国、大名府留守副使龚立伟……拜见齐王殿下!”

    岳飞凑近王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王霖缓缓点头,眼前这六七人都是闻听伏虎军在相州大败金人,前来投奔的河北义军首领,前大宋河北各州县的在职文官。

    虽然各州主官纷纷望风而降,但河北官员也不可能全部都成了没有骨头的汉jianian。

    关键时刻,诺大一个河北,冒出几个挺身而出率民众展开敌后抗金的中下层官员,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王霖清澈、赞赏的目光落在黄岐善身上。

    从五品的州通判,也算级别不低的官员了。

    此人一介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在相州主官投降的危难关头,率百余人突围而出。

    又在乡野组织民夫对金兵进行袭扰,临战则身先士卒,被金人斩落一臂。

    这些人的存在,也算是诠释了“河北多康慨义士”的古语,并非是完全虚构。

    王霖于宋家庄停留,宴于铜雀台,也有与诸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