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章 国号之争 (第3/6页)
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王霖决定参照历朝历代规制,中书改革为政事堂。 入阁阁相员额为五 人。 分别以不同官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阁相又分首相、次相和参知政事的副相。 三省六部,一如宋制。 李纲为首相,也叫首席总理政务大臣。 宗泽、吴敏为次相。 郭志舜、黄岐善为副相。 至于枢密院,延续宋制。 兵权由几个机构分管,各部门权力分散,权力集中于皇帝。 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 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 「三衙」统率禁军; 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 吏部负责武官铨选。 考虑到张浚、马扩、岳飞资历浅薄,入相会引起轩然大波,王霖便暂决定由三人入枢密院。 当然,岳飞只是挂名。 真正执掌枢密院日常事的还是张浚和马扩。 在今日讨论的国号事上,李纲吴敏郭志舜坚持以「齐」为国号。 其意在于取新君发迹之地在齐,也寓意新皇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造中华。 其余人,如黄岐善张浚马扩这些人,则坚持以「汉」为国号,其意在于,新皇素有光复汉唐荣耀的宏图壮志。 关于国号,实则历朝历代定国号自有遵循。 一是根据开国之君发迹的地方来定国号。 如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遂以秦为国号;后升为诸侯,仍以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