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三章 飞逝 (第4/5页)
其是偏居一地的,其实并不认可大明朝,或者说他们的认知里就只有土司君主,这对朝廷将来的统治不利。 所谓夷狄畏威而不怀德,如无雷霆何以彰显雨露之恩泽,如无土司自绝根基,朝廷官员何以建官府而治诸民。 土司对待他们治下的百姓越苛刻,就越有利于将来朝廷那土司们的人头收拢安抚民心,何况土司们组织人手开垦荒地田亩顺便还完成了迁民融合,这本就是朝廷要做的事。 现在有人代替了而且还把恶名背负了,这是多好的事情,朱标又怎么可能去阻拦呢? 至于奴隶问题,将来正好一起解决,开国初年老朱就曾下令庶民不得蓄奴,蓄养奴仆,违令者杖一百,针对的就是世家大族。 自汉朝起士绅所属的奴隶就开始膨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兴起,大量部曲依附为家奴,动辄数万人。 到了元朝,贵族士绅更是大量掠夺平民为奴,一直到元末,忽必烈的宠臣阿合马就拥有七千多名驱口,投效蒙古的汉人也不妨多让,跟着他们的主子一起,掠夺同族作为奴隶,如忽必烈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伯佑就有驱口三千… 开国后人丁稀缺,加之老朱为了限制士绅势力,就严令他们不得蓄奴,近以数十万计的百姓得以脱奴为农,再靠着朝廷组织开荒耕种自立门户。 这也是为何江南案闹的如此激烈,但却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反贼,就是因为士绅最大的根基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