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五章 来京 (第2/4页)
,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可而今也不过一虚职,可见位份之重否还要看是否为实权握柄。 其实对于他们父子而言,又没有丞相根本无所谓,老朱担心的只是将来子孙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难有御下之能。 除去掉丞相,将相权彻底分割,那么君臣之别就难以逾越了,除非改朝换代否则臣子终究只能是臣子,皇权纵然有萎靡之时,一朝振奋便可夺回。 朱标是懒得为儿孙多打算,任何计划筹谋都顶不住时间的冲刷,人亡政息,难不成还能爬出来拨乱反正,且由得他们去吧,做好自己这代人的事就够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父子俩这方面有很大的观念区别,不过也可理解,千辛万苦得以家姓传国何其不易,自是期望可以传承千秋万代,朱标就有些崽卖爷田心不疼了,可实际上也是一种清醒,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 朱元璋叹了口气,儿子优秀也是有不好的地方,他不会唯命是从,有自己的想法与意志,哪怕会暂时退让,可他登基之后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贯彻理念。 连儿子都管不到了,后世子孙难道还真能如他预想一般遵奉他的《皇明祖训》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吗? 见自己父皇有些郁气,朱标也是有些心疼,但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一代人想定数代人的行为准则治国理念是极为不现实的事情。 无论是谁当了皇帝都会自然的抗拒约束,不为别的,就因为皇帝不应该被约束,哪怕你是我的祖宗。 “罢了,随你吧,不过计划还是要继续进行的。” 儿子有想法不要紧,只不过是与他不一样,不耽误大明传承,可淮西武勋不经过清洗,必然会导致祸乱,威胁王朝存亡。 “伏唯父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