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0节 (第2/6页)
。 贾章科:“2013年那届,那一次《天注定》拿到了银棕榈,比较开心,所以印象深刻。” 张易谋:“我也是《活着》拿奖的1994年印象最深,那次拿了评委会大奖,葛忧还拿了影帝。”两个银棕榈。 贾章科:跟我装逼是吧,行,算你厉害! 妈的,我就一个小小的最佳编剧奖,比不了~ …… 第561章 戛纳乱欲迷人眼,连日奔波王富贵! 轮到侯孝贤导演了,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个问题不好答啊。 虽然自己七度入围,但至今为止只有1993年第一次入围的《戏梦人生》拿过一次评审团奖。 而这个奖的含金量是不如《活着》的评委会大奖的,更何况人家还有一个影帝,压不住啊! 见他还在思考,王权决定先回答,让老人家多想想。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的那届。” 王权解释道,“那一届有三部华语片入围,而且全都拿奖了,姜闻导演的《鬼子来了》拿到了评委会大奖,杨德昌导演凭借《一一》拿到了最佳导演,梁超伟凭借《花样年华》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另外《花样年华》还拿到了技术大奖。” 王权这么一说,大家竟然都表示有印象,贾章科道:“那一届的评委会主席是吕克·贝松,老吕确实很偏爱华语电影。” 张易谋也道:“我记得那一年《卧虎藏龙》参加了戛纳的展映,收获了很高的关注,之后正式上映一飞冲天。” 王权:“没错,那一年的几部华语片太闪耀了。” 哪怕没有拿到最佳影片金棕榈,但《花样年华》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业内评价越来越高,堪称21世纪电影行业第一神作,王家卫在国际上彻底封神,模仿致敬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