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快乐你不懂_第6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节 (第5/7页)

场了,但第六代还在坚持艺术化创作,走向了小众化的胡同。

    至于宁昊、王权他们这代人,已经没人排资论代了,大家都是新时代导演。

    简单地回忆了一下华语电影的历史,王权委托老师帮自己送一个花圈一幅挽联。

    因为确实也不认识,倒也没必要硬凑,但王权很尊重那些被收录在华语电影历史上的前辈。

    于是王权又和表哥周鹏通了电话,让猫眼帮忙发行一直无人理会的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给一个最优惠的发行折扣,可以不赚钱。

    这部电影13年就杀青了,随着14年吴天明导演去世,电影就一直搁置,没能走上市场,可能也是因为没什么商业卖点。

    老牌导演能像米国的东木导演,华夏的易谋导演这样哪怕七十多岁还能对市场有敏感性的并不算多。

    哪怕他们也有过失手的经历,但一直都没有被时代抛弃,能一直从事自己喜爱的电影事业,王权也很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小天接到一个电话,跟对方用英语交流了一番。

    然后她告诉王权:“是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先生的副手,他得知你正在筹备一部新片,七拐八拐要到我的联系方式,非常兴奋地希望你能带着作品回到明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他说时间也正好,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果然,王权启动新片的的消息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欧洲,鉴于《寄生虫》的优秀表现,各大电影节对王权的新作报以极大的关注。

    小天刚说完,电话又响了,这次是威尼斯电影节的选片总监巴贝拉。

    只是威尼斯电影节似乎有点底气不足,毕竟距离电影节开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