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 计划跟不上险情变化 (第6/7页)
“行。” “徐工,我们要的水位标尺黄老板也安排人送过来了,你抓紧时间组织人安装上。” “好的,我这就去。” …… 韩渝安排好分工,快步跑到正在灌装沙袋的区域。 132团三连的吴连长急忙迎上来问:“韩营长,什么指示?” “险情发生变化,需要你们去新堤那边支援。” “怎么支援?” “先紧急集合。” 吴连长一刻不敢耽误,掏出葛局长发给他的口哨,连吹了几声,随即喊道:“三连全体都有,紧急集合!” “是!” “七排过来整队,动作快点!” “八排这边,工具先放下,快点!” 正规军就是正规军,转眼间,八十多个官兵就整好了队。 吴连长确认部下全在,立马转身敬礼:“营长同志,132团2营3连集合完毕,请指示!” “同志们,请稍息。” 韩渝举手回礼,看着八十多个官兵说:“同志们,连通器的原理大家应该都懂,出现在险堤下面的管涌渗水通道相当于做连通器试验的U形玻璃管,只有堤内的水位与长江水位平衡,江里的水才不会通过地下的砂层缝隙再往堤内涌。 现在的问题是,堤外堤内的水位落差高达十四米,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按常规办法抢护管涌险情,就要不断加高围井。 如果水渗的慢,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抢护。但现在江水不是往堤里渗,而是通过地下砂层的缝隙经管涌口往堤里涌! 我们既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修筑出七个高达十四米的围井。这个道理很简单,就相当于不可能用沙袋垒一个高达十四米高的烟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