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 计划跟不上险情变化 (第2/7页)
他和他的助手得知县里正组织十几万人撤离,天没亮就跟一个组织撤离的乡镇干部走了,只带了点水和干粮,都不需要老葛安排车送。 事实证明,他们出来是对的。 从凌晨四点五十出来,亲眼看到乡干部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民兵挨家挨户敲门动员老百姓赶紧撤离。 亲眼看着老百姓万般不舍的收拾东西,把能装的东西都装上三轮车、板车或自行车,把能牵上的牛、羊、猪等牲口都牵上。 来不及抓和实在带不走的鸡、鸭不能关在窝棚里,不然会饿死,只能噙着泪打开窝棚门放养。 走之前想想不放心,又回去看看有没有能带却没带上的东西,直到村组干部催促才赶紧把家里的所有门窗都打开,以便让洪水能够顺利通过,希望以此保住房子不被冲毁。 故土难离,穷家难舍。 他们拖家带口,打着手电或提着马灯带着一切能带上的东西出发,一步三回头,沿一条条小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几条主干道上。 如果只是从地图上看,全县的乡村道路还是比较好的。 有从县城至河埠,从县城经竹园至平南,从县城经杨家厂、豪麻、藕池延伸至十首等好几条贯穿分洪区的主干线,无数移民的路又从各村、小镇衔接这些主干道,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无所不至的移民交通网。 然而,一旦动起真格,光靠这些道路是远远不够的。 不管走到哪儿,无论走到哪条路,都拥挤不堪。 约有九成以上的人是在五点半至六点的撤离高峰期上路的,附近十几个村的人都挤在眼前这条主路上,不是在往前走,而是在往前挪动,挪动的速度每小时不会超过一公里。 刚才粗略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