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1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1节 (第6/7页)

。我不知道你在这儿,但我认识你们的船啊!”

    包站长走到驾驶室门边,看着担心搁浅不敢靠近的海巡49,举着通话器激动地说:“我们是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专家来安装观测设备的,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韩局,你是怎么调到海事局的?”

    “组织上把我调过来的,只能服从组织安排。”韩渝笑了笑,好奇地问:“包站长,你们来安装什么设备?”

    “安装志愿船观测系统。”

    岸上有气象部门观测预备气候变化,海上一样有。

    但海上不同于岸上,不可能到处设气象观测台站,于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起草通过了《世界气象公约》,并成立了一系列委员会。

    其中一个名叫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技术合作的委员会,为了更好的从事海浪、水温、风、气压、气温和湿度等海洋气象要素的观测,提请国际气象组织成员国招募志愿船从事气象观测。

    这个国际气象合作项目英文简称sot,参加海洋气象调查的船舶有7000多艘,韩渝第一次服务的远洋集装箱货轮就是sot的志愿船。

    这些船舶的航线遍及全世界,承担气象观测任务的都是参加过sot培训的高级船员。在航行期间要按世界气象组织的规范要求,每天进行四次气象观测,并把观测数据实时报告航经的国际海岸电台,经国际海岸电台向世界气象组织各区域中心报告。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国,有义务提供海洋气候数据,同时也从中受益。比如我国货轮远航,就能获取相关的海洋气候信息。

    只是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不再像十几年前一样需要人工观测人工报告。

    韩渝没想到上级要在外磕脚的简易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