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八章 没有队伍可学习借鉴 (第6/8页)
席工,韩渝同志是谁?” “韩渝同志是沉副市长的部下,是陵海预备役营的营长,他现在是抢险现场的总指挥。” “专家组呢?” “是陵海预备役营的专家组,首长,其实我也是专家组成员之一。” “沉凡同志,你们预备役营的专家组成员级别很高啊。” “报告首长,我们陵海预备役营是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要求组建的防汛抢险机动突击营,虽然人员大多是转业军官和退伍战士,并且也大多参加过往年的抗洪,但作为抢险机动突击力量还是不够专业,所以聘请席工等专家对我们进行培训和指导。” 抢护重大险情不只是靠装备,一样需要技术力量。 副总l追问道:“你们有多少专家?” “专家组一共有五位专家,长江委这边有席工和徐工,我们陵海那边有三位。一位是交通局的老局长,一位是气象局的副总工程师兼首席预报员,也就是营长韩渝同志的岳父。一位是退居二线的乡党w书记,那位老书记一直在江边工作,防汛抢险经验丰富。” 这个时候不汇报成绩什么时候汇报? 沉副市长定定心神,接着道:“如果统计工程师数量那就多了,包括营长韩渝同志在内,全营有二十八个工程师。” 别人不了解陵海预备役营的情况,席工再清楚不过。 全营有二十八个工程师,这不是吹牛,不过与防汛抢险相关的只有六七个,并且主要来自路桥公司、水利局和航道工程局。 剩下的工程师涉及到的专业领域非常广。 比如韩渝,是消防工程师。 又比如通信及电力保障分队的那几位,有的是通信工程师,有的是电力工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