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9章 分科取士 (第2/4页)
刚好十八岁。他自信不会留级,所以这一次考试对他来说,就只是一次普通的结业考试罢了。 考试相关的一切,孔明都交给了蔡邕和李靖这二位院长。他们俩已经组织过大大小小的考试数十次,早已有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他根本无需担心。 不过,孔明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还想要组织一场更为大型的考试! 目前,孔明已经占据了整个并州和冀州的大半部分,但他选拔人才的方式,仍然是只能靠人推荐,或是从并州学院中挑选。能向他推荐人才的人,或者说是能将子女送入并州学院的人,非富即贵,也就是说他依旧难以接触到寒门学子和各地的吏员。 如此一来,孔明难免会错过一些才子与实干家。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孔明想提前搬出科举制度,但是很显然,许多世家之人都不赞同这种方法,就连荀彧、荀攸叔侄也不例外。 若是其他人不赞同,孔明还可以想办法敷衍一下,但现在荀彧和荀攸都提出了异议,孔明就不能坐视不理了。毕竟颍川士族非常受人尊重,又是他麾下四大派系之一,如果他们真的撂挑子,孔明一方势力极有可能会陷入混乱,甚至可能会重蹈曹cao赤壁之战的覆辙。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前期,曹cao重用寒门士子,与以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发生冲突。双方经过多次争论之后,仍未能达成共识,于是颍川士族之人就撂了挑子,不再发一言。 试想一下,连徐庶都能一眼看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