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4章 科举前夕 (第2/4页)
视角审视此次考题,提出对应的意见,这也是孔明将她调来的原因之一。 众人对孔明此举并不是非常理解,但碍于鲁国颜家的名望,并没有人对此事提出反对意见。 试卷发下去不久,众人便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开始讨论上面的试题。 片刻之后,荀彧第一个站了起来,提出了他的问题:“这一道策论‘论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考生来说会不会太过宽泛了一些?” “嗯,的确。”孔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居住在北方,一定会长期与异族打交道,所以这种问题不可避免。” “可是朝廷......” 荀彧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孔明却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想说这种事情应该由朝廷来拿主意,而不是让考生去随意猜测。 “看来此时的荀彧仍然心向朝廷啊!”孔明默默地感叹道。 孔明只好勉为其难地解释道:“朝廷距离东北较远,与契丹、鲜卑等少数民族打交道也不多,所以有些事情他们并不理解。与其让他们盲目作出决定,还不如听一听常年居住在边境的学子们的意见,或许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的确,或许这样对百姓来说会更好。” 荀彧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孔明的说法。 看着荀彧坐回原位,孔明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至少他还是重视百姓的,而不是盲目的愚忠!既然如此,他在我救出小皇帝、统一北方之前,应该是不会与我作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