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5章 名士的反击 (第2/4页)
《清平调》。 不过,孔明的《清平调》为七言乐府诗,而周邦彦的《玉兰儿》属于长短句,二者体裁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想要单纯的分个胜负并不容易。 但是,七言乐府诗在汉末三国时代仍算得上是主流诗歌体裁,而长短句并不属于这个时代,所以孔明的这首《清平调》的受众要更广一些。 当然,李师师有可能是一个例外。 这边周邦彦刚刚落座,那边秦少游便站了起来。 此时的秦少游已经五十有一,比周邦彦还要年长几岁,但文采风流却不减当年。他与李师师相识要早于周邦彦,李师师对他也曾一度迷恋,二人交往甚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秦少游去青楼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才让周邦彦有了后来居上的机会。 不过,此时此刻,秦少游绝不肯让周邦彦专美于前,当即作了一首《一丛花》,怀念当年与李师师的相聚时光。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此词咏相思之情。上阕回忆当年此时,与师师欢会的氛围,和师师的娇羞痴情。下阕写别后相思,想象此时的师师在妙舞清歌罢,面对秋色,也在深情地思念他。 全词情致缠绵,一往情深,有荡气回肠之妙。 在场的众人听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