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4 庶子 (第3/4页)
有机会,我当引见一番。” 这话的意思,摆明了张辅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 彼时太子与汉赵二王的明争暗斗正烈,尤以汉王朱高煦攻势最猛。 史称太子朱高炽肥笨迟缓,而汉王朱高煦却长大轻捷;朱高炽木讷凝重,朱高煦却是巧言如簧。相比之下,朱棣也是更喜欢他的次子朱高煦,靖难之役,朱高煦不止一次奋勇立功,更曾多次为他解围,使其脱离险境。 当年关于立太子之事,朱棣征求了靖难功臣的意见,武将们几乎都推举朱高煦,毕竟在一条战线上并肩作过战;而文臣则基本都站在了朱高炽这一边。 由此,文臣之首内阁首辅解缙就此成为了朱高煦的眼中钉rou中刺,三年后,被贬去广西当了参议,解缙被贬,太子党大受打击。 武将这边,张辅却是个例外,当然,他从未表露出来——也许张贲的低调,就是跟他这位大哥学的,或者,是张辅这位大哥言传身教的。 张贲也是第一次知道,他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他心里不由一阵激动,也有了些许惶恐,原来张辅的低调,是为了日后的高调。然而他张贲的低调,是真正的低调,他喜欢上了低调平淡的生活,从未想过要卷入腥风血雨的朝堂纷争。 不过他也知道,最终的胜利者,是太子朱高炽,大哥是对的!所以内心的惶恐,终归是少了一些。 只是自己能在这两方对决中起什么作用呢?大哥说要替我引见太子殿下,究竟何意? 张辅似是看穿了他的顾虑,道:“安南陈季余党未灭,乍服乍叛,反复不定,我刚入宫面见圣上,领了征虏大将军印,过两日便要前往征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