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过肩锦衣卫_113 是在下的饵,不够对味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3 是在下的饵,不够对味么? (第2/5页)

四年),包括锦衣卫在内的亲军十二卫集体背叛了建文帝,开金川门迎降,带头大哥,乃是当时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高昂,李景隆的亲外甥!如今高真袭父旧职,真是朝中有人好升迁哪!”

    这里提一点,有明一代,锦衣卫当中从都指挥使至镇抚使,并不固定说只有一位,有时候两位,甚至三四位指挥使的情况都有出现。

    如今的高真,更倾向于是带俸都指挥使,就是只拿俸禄不用做事的那种。真正掌卫事的,还得是纪纲。

    李春道:“我是洪武二十年武科进士出身……那一年,我年方十八,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啊!”

    洪武二十年十八岁,那么如今,李春这老小子该有四十二岁了。差不多,看面相差不多。

    进士出身,也就是进士二甲,至于排第几名,李春没有说,大概排名不太靠前,不然早就拿出来炫了。

    当然,洪武时期,并未有确定的“武举法”。在老朱皇帝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下令开设了文武科,选拔天下人才。并提出,武科考试,首重谋略,其次才是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也就说,武科的文试,不需要写八股文,不追求文笔,注重的是实用的战场武略。

    洪武二十年,也就是李春中进士的这一年,七月,礼部请立武学,将武举从文武科中单独分立出来。但是太祖不允,理由是,建武学,用武举,刻意将文武分为两科,是看不起天下人才,以为我大明天下没有全才!

    这么看来,李春也算是个全才了,怪不得有些恃才傲物。

    李春接着道:“进士出身之后,我从七品锦衣卫经历做起,在锦衣卫中混了这么多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