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立场3 (第14/15页)
仨坐下后,宽松的位置就空闲在那里,包括杨大夫在内,都宁可在长椅后站成一排、挤成两排,也没人过去坐。 那是个身份象征。 大家都懂。 不够资格就别沾边,免得坐过去丢脸。 医院无声的潜规则就是这么明显。 “十二楼监护室1床,术后第二天,体温37°5,脉搏89次/分,血压132/74mmhg。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输入液体量3300ml,尿量2400ml,伤口引流量15ml……” 今天早会交班的内容基本都是重要的、必须的干货。虽冗长却又不可避免。两层楼的6个监护室里,已经住了5个术后的患者了,分别是前天术后的、昨天术后的。即便是平时以交班简洁著称的小翟,术后患者要交班的内容,她也不敢裁减掉任何一句规定的内容。 小半本的交班日志,不说写的辛苦,单单语速如同开机关枪的小翟,也念了有二十分钟。 剩下的今天将要手术的两个患者,小翟合起来用了一分钟就念完了。然后她使劲地吸了一口气。呼碱了!哈——没有足够的肺活量,单是早交班都不行的。 夜班是黄大夫值班,他很干脆地说:“昨晚夜班如护士所说。无异常” 住院总郑大夫更干脆了:“无异常。” 陈文强就看石主任,等他说话。 “你有事儿没,陈院长?” “没有。” “小李呢?”石主任问隔着的李敏。 “没有。” “护士长?” 吕青摇摇头。 石主任就接着说:“咱们科今天还是两台大手术,我还是老话提醒大家,认真点儿、仔细点儿,小心点儿,别等出事儿了后悔。”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