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 (第2/3页)
已。 又通知侯渊他将移镇东荆州,并勉励他好生用事,在魏梁边境有的是立功机会,多攒些食邑传给子孙后人。 侯渊当即请命先带部曲回青州,护送将士家小往东荆州赴任。 东荆州论户口,比不得青州,但作为一名大将,由腹地移镇边防,证明他已经被高澄当做心腹看待,要予以重用。 侯渊又怎会心生怨恨,他还盼着真如高澄所言,多立功勋,为儿孙把家业攒厚实了。 高澄对此自无不许,他留独孤永业领三千京畿军,两千州郡兵镇守潼关,其余诸将各回州郡。 又反复交代,让独孤永业谨慎用事,宇文泰若来,立即往恒农求救,恒农城中会驻有州郡兵四千,随时可以为援。 高澄打算将这五千潼关守军的家眷迁往恒农,也让他们能够就近探望。 将士们毕竟不是工具人,总要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除去潼关守军与恒农驻军,接近六万人随高澄回洛阳。 太昌六年(537年)三月初六,大军行至洛阳城郊,高澄请天子与百官检阅三军。 才因高欢西征失败有所动摇的人心,再次被震慑。 虽然高欢在河西丢了三万鲜卑兵,但这并不影响高氏的统治,高欢麾下还有十七万并州胡,他们的党羽依旧牢牢控制着关东各地。 更何况这次并非彻头彻尾的失败,高澄夺取潼关,也算是大败之中有小胜。 而对于高氏的未来,众人依旧看好,一时的失利不足以改变后三国时代的强弱态势。 东魏在两魏与南梁之间,仍然处于优势地位。 说到底,人口与粮食才是国力的根本。 高澄也没有过多的摆弄元善见,为将士们向天子请赏后,便放任他回了宫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