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3章 (第1/3页)
至于军中将士,则以一百匹至五千匹不等,如柳仲礼、柳子礼两兄弟便分别作价五千匹,为其父柳津赎回,得布一万匹。 其余将领以及各地守将,零星总和,亦有近五万匹,当然,这都是由他们的家属筹措。 总计十二万匹布作为赎金,运往江陵,为江南经济雪上加霜,此前岭南叛乱,就有民生凋敝的原因。 而北齐此前撕毁和议,随意捏造罪名,出兵讨伐萧绎的举动,也让南梁朝堂与士族认清了高澄的狼子野心,对于齐梁和睦并存,划江而治,再不抱一丝幻想。 江南士族出人出力,支援朝廷招募兵勇,寄希望以此抵御齐军南下,让他们在江南继续享有各项特权。 第三百九十六章 郢鄂 待南梁君臣咬牙硬挤出的十二万匹布陆续运抵江陵,高澄也早已通过各项政令,将江北之地尽数纳入北齐体系。 昭德二年九月十六,高澄新设郢州、鄂州,以汉水为界。 汉水以西为郢州,治江陵,汉水以东为鄂州,治安陆。 高澄询问诸将,谁人可任郢州刺史,已经七十二岁高龄的薛修义毛遂自荐,声称: “若失守,则请诛。” 随后又有多名将领请求镇守江陵,高澄私底下询问斛律金的看法,斛律金建议道: “还仰汉小儿守,收家口为质,勿与兵马。” 所谓汉小儿,即指七十二岁的薛修义,薛修义年长斛律金许多,仍以汉小儿相称,可见其对薛修义汉人身份的轻蔑,但还是支持他镇守江陵,亦知对其才能的认可。 高澄于是命薛修义为郢州刺史,镇守江陵,同时以南梁宜州江北之地为夷陵郡,郡治夷陵,留大将薛孤延领州郡兵五千镇守,归于郢州治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