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第2/3页)
吧? 当然,小高王不慕虚名。 就在高澄按时交着公粮,休沐时或与元仲华,或与府中女眷出城围猎,cao练部众。 而元善见也在高澄的yin威下,不得不学习医书的时候。 高欢从晋阳发来了一封书信。 二姐儿十三岁了,也该为她寻一户人家。 晋阳的小高澄并不是自己做不了儿女婚事的主,需要请示身在洛阳的大高欢。 他是尝到了用联姻之计渗透山胡,最终攻灭刘蠡升的甜头,想故技重施而已,于是来信找高澄商议。 高澄得到信,仿佛看见了高欢写信时的丑恶嘴脸,不禁暗自感慨: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用这么恶劣的态度对待联姻势力,还有没有一点政治信誉。’ 什么?与刘蠡升联姻是自己给高欢出的主意? 那没事了。 其实吧,政治本身就是没有底线的,高欢有这个想法,不能说他没有道德。 不过,理是这么个理,也不能总抓着二姐儿祸害呀,才当了一回望门寡,还要再去拿她的婚事cao作。 更何况有了刘蠡升那档子事,至少短期内,没人会信高欢联姻的诚意。 高澄把自己的想法委婉的回给高欢,并提出自己倒有一个合适人选:杨愔。 杨愔十七岁时全家被葛荣俘虏,葛荣要嫁女给他,杨愔耍了小聪明,含着牛血当众吐血装病,才让葛荣息了这份心思。 去年高欢有意将庶女嫁给杨愔,但被高澄搅黄了,他不喜欢那个将来与高隆之之子通jianian的庶妹。 在搅黄了杨愔这门亲事后,高澄曾写信给杨愔,他在信里谈及那位庶妹时,写下七个字:‘不似贤妇非良配’。 并许诺会为杨愔寻下一门好亲事,杨愔也回信表示了感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