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第2/3页)
相较于潼关未下时,直面宇文泰的威胁,南青州处于腹地,真有战事,有徐州、东徐州在前线顶着,李伯徽只需要派兵增援即可。 也不可能知道若没有这个女婿插手,他会因宇文泰东出劫粮而战死在恒农城,并由此引发沙苑之战。 小高王对老丈人的温柔,着实让人感动。 李徽伯与次子李子雄出城二十里相迎,高澄行至近处,特意让人从车队中将李昌仪唤来,与她父兄相见。 众人寒暄,李徽伯不敢摆老丈人的架子,言必称下官,以臣属之礼侍奉高澄。 东魏的权力继承早就没有任何疑问,高澄身为嫡长子,对高氏崛起的贡献有目共睹,虽不至于如张师齐记载的‘反叛尔朱我首倡,韩陵之战我在场’那般夸张。 但镇守河南八年,威信著于四海,广有羽翼,哪怕他逼父夺权,更多的也只是遭受道德层面上的指责,依旧能坐稳关东的天下。 面对这个注定要篡位的权臣,李徽伯丝毫不敢托大,汉文帝舅父薄昭不愿自尽,汉文帝提前派人上门哭丧,最终逼死薄昭的例子,可明明白白写在史书上。 天家无情,舅父尚且如此,更何况只是侍妾之父。 外戚身份,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也只是披了一层可有可无的皮。 得高澄喜爱,哪怕不姓高,不嫁女,也会拐弯抹角跟你结下情谊。 惹心生厌恶,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雍正,就曾将两名兄弟开除皇籍,赶出族谱,为老八改名叫阿其那,满语指猪,为老九塞思黑,即狗。 高澄与士族联姻,哪怕将来姻亲满朝,认与不认这门亲事,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他们有没有让小高王认亲的价值。 李徽伯就很有自知之明,侍妾之父又如何,嫡妻之父、天子生父不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