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第1/3页)
因尧雄屡败陈庆之,萧衍对其多有忌惮,临行前,还在孜孜不倦的交待,让羊侃务必小心,无需急于求成,计较城地得失,只需分散东魏后方援兵即可,他就没想过要在豫州一线取得突破。 到底是人的影,树的名。 羊侃将萧衍的告诫铭记在心,他在南梁的处境很微妙,北人将他当南人看待,而南人又将他当被人看待。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羊侃并不后悔南下。 北方的高氏,无论高澄嘴上说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高氏目前鲜卑属性大于汉属性这一特点,在羊侃看来,自己身为汉人,对于那些六镇鲜卑来说同样是个外人,与其为鲜卑人卖命,不如留在江南汉地。 况且萧衍的喜爱与厚待,也让他无悔于投奔这位主君。 羊侃明白,萧衍的看重才是自己一个北地亡人在南方立足的根本,故而哪怕心中对尧雄偌大的名声不服气,认为包括陈庆之在内,也只是侥幸趁北魏内乱而已,属实是名不副实。 但他还是按捺住了与尧雄一决高下的冲动,忠实履行萧衍的嘱托。 羊侃一路攻城略地,却始终不肯叩关尧雄亲自坐镇的豫州重镇悬瓠城。 因其太过谨慎,尧雄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战机出城与其接战,只得耐心待援,计划与娄昭合兵,将羊侃留在豫州。 而当娄昭抵达豫州的时候,羊侃便改变了策略,娄昭进,他则退,娄昭退,他则进,打又不打,就是拖着娄昭援兵,不使其肆意调动支援徐州与荆州。 侯景镇守的荆州也有一路北伐军,即陈庆之过往统领的江陵兵。 陈庆之执掌这支军队超过十年,也正因为太得军心,以致陈庆之死后,江陵兵也跟着军心动摇,丢了精神。 即使这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