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7章 (第2/3页)
与此同时,萧纲答应缩减江东水师规模,江东水师不得越过京口以东,不追究萧纶、萧绎罪责,南梁向齐称臣,下诏命陈霸先回师等等一系列苛刻条件。 但对于高澄所言,要他贴补北齐此番出兵的耗用,萧纲表示自己有心无力,此前守卫台城,已经大开国库,赏赐将士,哪还有余财给小高王。 不过萧纲也是好运气,有高澄这么一个热心的好女婿,他向萧纲提出建义,此前建康城中有许多朝臣依附萧纶、萧绎,二王可以不追究,但必须杀鸡儆猴,正可将那些人抄家来贴补北齐出兵的亏空。 并表示若萧纲下不去手,他可以为之代劳,打士家大族的土豪,没有人比他小高王更有经验。 萧纲赶紧自己把事情揽过来,若是让高澄代劳,谁知道他会以此为名,将打击面扩展到什么范围。 也不知道随行的北齐户部官员是如何计算,总之是为高澄南下开出了三十万匹布绢的军费支出。 当然,小高王也体恤自己老丈人一时拿不出这么多,放宽了支付条件,第一批支付布绢十万匹,其余二十万匹分四年支付,每年运送五万匹布绢渡江。 答应下高澄这些条件,萧纲称得上是量江东之物力,结高澄之欢心。 两国君主在拟好的和议书上盖下印玺,萧纲自觉地一阵恍惚,是被太子萧大器搀扶着,才得以站稳。 无论如何,江山社稷到底是保下来了。 当天,萧纲下诏,赦免邵陵王萧纶、湘东王萧绎,让二人各归属地,又下诏命陈霸先立即退回岭南,否则以叛逆论处。 同时高澄也在建康发声,如今江南战火终于停歇,若陈霸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打破得来不易的和平,继续挑起战事,齐军亦将为梁主平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