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4章 (第1/3页)
高孝瓘过往不愿掺和夺嫡,自然是多受崔宫妇的影响,但孩童渐渐长大,才八岁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心思,不再被其母的想法所左右。 而起因只不过是受了高澄言语的怂恿,让他坚信父亲愿意平等的给他们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才能。 过往的自卑感被击碎,原来他,生母不能为外人道的高孝瓘,在父亲心中也是与三位兄长同等的存在,都是能够纳入继承人考量的人选。 过去八年,一直践行不与人争的母子俩,第一次有了分歧。 但身为人母,对独子的包容是无限的,崔宫妇为高孝瓘拢着头,强笑道: “瓘儿有志向,为娘也是欣喜的,可行事要堂堂正正,但求问心无愧。” 高孝瓘知道母亲的意思是让自己别主动去招惹三位兄长,少些勾心斗角,只是一心为国事cao持,即使将来希望落空,也不至于与他们结下解不开的仇怨。 “阿母且放心,孩儿晓得的。” 高孝瓘侧头望了一眼母亲的面容,笑道。 昭德三年(550年),十月二十八,高澄下诏命太原郡王高孝璋驻户部、京兆郡王高孝瑜驻工部、广平郡王高孝琬驻吏部、兰陵郡王高孝瓘驻刑部,习理事务。 十一月初三,高澄再下诏,将四个儿子的爵位由郡王升为亲王,所谓亲王封号,除高孝琬以外,全都是按照他们郡王封号所在地而来。 封高孝璋为晋王,高孝瑜为秦王,高孝琬为赵王,高孝瓘为鲁王。 高孝琬原先的广平郡王其实相较于赵,更适合,齐或者魏,邺城由齐桓公所筑,战国时期魏文侯又以此为陪都。 只是国号为齐,自然不可能封高孝琬为齐王,魏王又过于敏感,毕竟高齐代魏,思来想去,高澄便给了一个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