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4章 (第3/3页)
往洛阳的原因之一。 需知,那时的北魏已经到了最衰弱的时候,要是自己尚有余力,又何须求救于柔然。 高澄闻言,吟了一首描绘当时盛况的诗歌以作附和: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 于高澄来说,现在还不是分心漠北的时候,但要他来选择,毫无疑问,无甚野心的柔然是比突厥更好的邻居。 毕竟这可是漠北霸主之耻,百余年间,被北魏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对于北魏来说,遇事不决,无需着急,逮着柔然一顿揍便是。 自匈奴称霸漠北开始,鲜卑、突厥、契丹、蒙古,谁又如柔然一般拉胯。 由秃突佳指着燕然馆内一处处宅院介绍,当年在此发生的趣事。 高澄却突然满面愁容,长吁短叹。 护卫在旁的纥奚舍乐等人对此心知肚明:他又开始了。 “贤弟因何忧虑?” 果然,秃突佳见他这模样,好奇问道。 高澄又是一声长叹,而后道: “燕然馆虽好,但义兄是草原上的雄鹰,自该翱翔于长空,做不得家雀。 “千年来,草原与中土征战不休,幸而头兵可汗(阿那瓌)与大魏有旧,两家得以免于刀兵。 “然而,草原部落兴衰不定,一旦衰败,各部有如群狼,分而食之。 “头兵可汗虽中兴振作,但我听闻金山(阿尔泰山)南麓有一部落,名为突厥,其主阿史那土门暗藏冒顿、檀石槐一统草原之志。 “弟唯恐义兄将来不敌,再居燕然馆,雄鹰于中原不得展翅,豺狼在漠北龇牙逞凶,弟请兄长语于可汗,当早作提防。” 高澄做了一整天的铺垫,终于图穷匕见,就是要给突厥添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