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62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9章 (第3/3页)

怀荒与柔然距离最短的道路上,寻找伏击地点。

    阿史那俟斤原名燕都,因其长期担任俟斤一职,故而更多被以阿史那俟斤相称。

    早年间,俟斤是部族首领的称谓,但鲜卑、柔然以来,则成了官名,比之尚书。

    突厥部落名义上的继承人是阿史那土门长子阿史那科罗,但因为阿史那俟斤性格刚猛凶暴,英勇善战,且足智多谋,广受部民敬仰,可以说是严重威胁到了阿史那科罗的继承人地位。

    只不过与北齐不同,突厥正面临与柔然人争夺草原霸权的紧要时刻,一旦失败,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自然能够摒弃前嫌、携手御敌,而不是勾心斗角,在这时候还去互扯后腿。

    一个政权的兴起,无论是草原民族还是中原王朝,原因多种多样,但其共性在于创业团体勠力同心。

    在高澄与阿那瓌都未有所察觉之下,突厥已经露出了他的獠牙,冲向昔日的主人。

    第四百零二章 疑兵

    后世有人误解,认为突厥部落属于白色人种,这样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

    诚然,五世纪中叶,阿史那氏成为柔然锻铁时,族中八百帐皆为白色人种。

    然而百余年的时间里,突厥由八百帐发展至十余万帐,却是依靠不断与周边敕勒部落融合。

    四年前能够吞并高车敕勒余部,也是凭借某种意义上的同根同源,毕竟突厥部落主体民族实际却是敕勒族。

    而以少御众,联姻自然是不二法门,不止底层,更兼上层人士,而敕勒属于黄色人种,人数较少的突厥人融合了大量敕勒人,百余年的联姻,突厥人的体貌特征也从白种人演变成黄白混种。

    许多突厥贵人,单从外观上来看,黄色人种的特征更胜于白色人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