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9章 (第1/3页)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还在与对六镇故地,高澄实在有心无力,把民众安排在关陇之地居住,那叫迁徙,可若是把民众迁至北疆,则叫发配。 事实上,就算不考虑民众得知要去往北疆的逆反心理,对于一心囊括四海的高澄来说,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不愿国库继续为北疆输血,也是他对六镇故地放任不管的原因之一。 六镇之地物产贫瘠,在北魏年间就是国库的一个放血槽,全靠朝廷输送物资。 早年间有拱卫国都平城(山西大同)的功能,咬咬牙,便也持续为其输血,等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平城地位直线下降,而拱卫平城的六镇亦变得可有可无,朝廷便不再愿意供养六镇,导致六镇军民生活窘迫,便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高澄不愿意在南方未定的情况下,费心费力重新恢复对北疆六镇的统治,再每年花费大量钱粮,供养新六镇之民。 这并不代表高澄放弃了北疆,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嘛,北齐承袭北魏,这六镇故地自古以来可不就是北齐领土,等平定南方,再来解决与柔然的领土争端。 但若说北齐对六镇全无管辖,也不尽然,至少在北魏孝明帝时期,为了安抚叛军,曾下令改镇为州,赋予六镇军民一切正常人的权利。 北魏末期,北疆当然不止有六镇,严格来说应该是八镇,《魏书》记载: ‘肃宗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 只不过这一诏令最终只落实在了顽强抵御叛军的怀朔、武川二镇之民头上。 孝明帝下令,改怀朔为朔州,下辖大安、广宁、太平、附化四郡,而武川镇则更改为神武郡,亦归朔州管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