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35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第3/4页)

但在儿童口赋,他提升了20钱,即40钱。

    养育三个子女,前七年每年节省60钱税款,后八年相较于按户收取增加60钱的税款。

    换算下来,一夫一妻在同一时期养育三个子女成年所承担的税额不变。

    与高欢详尽说了这些,便开始着重提起废除耕牛与奴婢授田。

    如今河北的倍田制度已经举步维艰,高欢在给高澄的回信中也深感忧虑。

    高澄的应对之举正是效仿隋唐,连人的田地供应都已经出现短缺,哪还有空余再跟耕牛分配。

    而废除奴婢授田高澄也说得清楚,就是要让士族畜奴变得无利可图。

    既然畜奴无利可图,对于奴婢的人头税高澄定得极低,成年良民人头税120钱,儿童40钱。

    高澄却只给奴婢定了20钱,相当于15名奴婢缴纳300钱,即一匹布的算赋。

    20钱的税额对于世家大族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总不能将他们逼迫过甚。

    废除耕牛及奴婢授田势必招至世家大族的一致反对,但这也是改变土地向世家大族聚集的唯一办法。

    奴婢越多,世家大族所获得的土地越多,从而使得可供平民分配的土地越少,因此更多人陷入贫困,不得不沦落为奴,而地方分配田亩,永远是世家大族的奴婢优先获得,这也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