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6章 (第2/3页)
“孩儿以为东荆州刺史杨愔,可任此职。” 杨愔到底是个文官,老放在魏梁边境也不能让他全心治理,虽然他在东荆州确实干得很出色。 而身处相州,则完全不需要杨愔分心军务。 对于杨愔的治理才能,高澄是认的。 他最核心的幕僚群体中,陈元康运筹帷幄、赵彦深行事谨慎、崔季舒最有眼色,这三人论治理才能,还是差了杨愔许多。 历史上,在他任职宰相期间,北齐朝堂一度出现‘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局面。 当然,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虽然有着行事不密的缺点,但对于完全获得高欢信任的高澄来说,他并不需要与杨愔密谋。 只要不碰着洛阳之变时,不小心泄露高澄领军南下这种特殊事例,也不全是坏事。 毕竟上位者天然没有安全感,杨愔行事不密的缺点,也无需担心他能够暗中跳反。 但仔细想想,他也不可能跳反,尔朱世隆、尔朱天光的脑袋也不是白砍的。 对于这个人选,高欢当即表示认同。 杨愔不止是高澄幕府第一位长史,最受信任的几名文士之一,同时,他也是自家人。 当初高欢为高家二姐儿择婿,在高澄的建议下,便挑选了杨愔。 作为高欢的女婿,高澄的嫡亲妹婿,杨愔的身份足够让高家父子放心把相州交由他治理。 议定了相州刺史,而东荆州刺史又空缺出来,高澄没有将身处荆州与洛阳之间的广州刺史高敖曹调任东荆州,这是他防备侯景的一颗棋子。 而是选择将青州刺史侯渊调任东荆州。 侯渊是一员大将,将他放置在青州这样的腹地着实埋没了人才,更重要的是青州远离洛阳,高澄要是征调他的部曲多有不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