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第2/3页)
用提,因高澄信重博陵三崔,信都建义的政治回报,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自身又处于定、冀二州交界处,北有定州刺史厍狄干,南有冀州刺史娄昭,因此,他们最先表示对元善见政令的拥护。 剩下的渤海高氏是河北士族在信都建义中出力最多的宗族,又有高欢硬蹭,得以跻身河北四姓五族,但底蕴终究不如其余家族深厚。 况且重要人物高乾、高慎、高敖曹、高季式,高乾、高慎远在晋阳,高敖曹镇守广州,仅有高季式独自回了河北。 高季式是个什么成分就不用多说,渤海高氏的武装力量尽在高家四兄弟手中,有高季式的全力支持,渤海高氏也只比博陵崔氏晚了一步。 至于背后有多少族人对自己唾弃,高季式不以为意。 高澄一声令下,连二哥都敢捉的他,难道还会怕族人的风言风语不成。 在获得河北四姓五族的支持后,高澄立即向洛阳发去消息: 废除奴婢与耕牛授田以及恢复汉制,可以实施了。 依靠门阀上位的隋唐都能在全国推行的事情,以六镇鲜卑为主体的高氏,在关东又怎么会横生波折。 第二百一十五章 盐政与赎罪 承袭于北魏的东魏不同于其他朝代,在高澄打击士族之余,贯彻均田制,百姓生活殷实。 无论按户收取,还是按人收取,暂时不可能存在逃税现象。 毕竟人可以逃,但分配给你的田亩,却带不走。 户调一匹布还要300钱的时代,一夫一妻240钱的税赋已经低了原有税收60钱。 纵使多生育了些子女,相较所得露田、桑田、麻田。 孰轻孰重,都能分得清楚。 真要抛弃这么多田产,只为躲那点税收,那也确实没得办法去追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