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1章 (第2/3页)
萧衍答应以侯景交换萧渊明,足以证明他对这个侄儿的看重,毕竟这件事干出来,以后谁还敢降梁,难道就不怕萧衍反手把自己卖了。 因此,单凭一个侯景还单换不了萧渊明,萧衍为此还押上了自己的政治信誉。 问题来了,一个侯景,加上萧衍的政治信誉,值不值三万匹布? 高澄觉得自己的心理价位似乎可以再往上抬抬。 八公山被擒的南梁将领可以用作买卖,索取赎金,只不过寿阳城的守将就没这个价值了,萧衍总不会花大价钱把他们赎回去,再全给砍了吧。 有钱也不是这样霍霍,况且高澄要这样做生意,以后也没人敢降齐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定计 萧渊明的劝降信还在去往合肥的途中,段韶等人领五万主力骑兵与二万州郡兵已经抵达淮阴与高澄汇合。 “朕能得寿阳,全赖长猷(陈元康)献谋与诸将用命。” 庆功宴上,高澄举杯对众人说道: “八公山一役,扬我大齐天威,望诸君继续努力,夺下合肥,全据淮南!” 众人纷纷举杯相对,齐声恭维是高澄临阵决机才有此胜,尽皆满饮杯中酒。 宴席上,高澄与众将欢歌曼舞,难得尽兴。 自太昌二年,即公元533年起,高澄便一直在强调军中纪律,严禁私掠百姓,过往大多是高欢、高澄两父子亲自统军,少有如寿阳一战分兵。 寿阳作为与合肥并列的淮南两大重镇之一,繁华毋庸置疑,扬州还要等未来大运河开凿,才会兴盛起来。 这一次众将领兵入寿阳,能够严格约束军纪,以最快速度恢复城内正常生产生活,更让高澄喜出望外。 齐军占据寿阳,因展现出来的良好纪律,并未祸祸百姓,故而不曾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