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32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第1/3页)

    尚书省六部中,只有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管理的兵部,并未有专门的考试门类,以供选才,高澄属意从经典科、算术科之中录取官吏。

    经典科掌武官选用,算术科掌兵籍、兵械管理。

    当高澄将自己所缝合的科举制与一众亲信阐明后,众人都惊异于他的缜密,谁也不清楚高澄究竟暗中规划了多久。

    也了解了他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制度的决心。

    “诚如世子所言,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侍中高隆之当先表示支持。

    高澄对这位欺君大恶人寄予厚望,工事科京试主考,非他莫属,毕竟是被奉为‘冶炼老祖’的人物,监造冶铁炉、增筑邺城、建造堤坝、修建水碾这都是高隆之在历史上的功绩。

    工科一道,放眼当下,他是最顶尖的存在。

    张师齐等寒门出身的幕僚也纷纷跟随高隆之表态。

    李元忠等人在了解了高澄的决心后,也没有强行反对,毕竟寒门学子在与士族子弟的竞争中,还是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例如教育的不公。

    但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高澄不可能做出规定,让录取名额由士族与寒门对半劈。

    坚持按才选用,不论出身,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大的公平。

    统一了内部的意见,高澄也算长出一口气。

    他原本打算真有人亲信要抱守九品中正制,便将其驱逐出洛阳。

    思想跟不上高澄的步伐,注定是要被淘汰。

    议定之后,高澄遣散一众亲信,开始做创立科举制的最后准备。

    而众人才出了中书省,士族高门之人如李元忠、崔昂等就迫不急待回府写信,寄往河北。

    告知族人,高澄欲兴科举的意图,让家族子弟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