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44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7章 (第1/3页)

    “文畅、文略,你们是要往哪去?”

    尔朱文畅见走不脱,只得转身行礼道:

    “姊夫,我与阿弟得了阿姊允许,正要出门观赏洛阳繁华。”

    尔朱文略行过礼后,却疑惑道:

    “阿姊说姊夫常常入夜方归,今日怎地回来得这般早?”

    高澄走马行到近前,翻身下来,与他二人笑道:

    “还不是听说你们已经到了,外边气候冷,就别出门了,今日有暇,正好带你们去认识下师长同窗,明儿开始你们便要用心在东堂读书。”

    东堂即是东厢大堂,是高家诸子蒙学之所。

    尔朱兄弟闻言都苦着一张脸,他们在晋阳时野惯了,母亲北乡长公主整日里吃斋念佛,对兄弟俩少有管教。

    若非高欢做主就他们送来洛阳,哥俩还真舍不得在晋阳的舒适日子。

    高澄带了两条rou脯去的东堂,这拜师礼无论如何也不能少。

    东堂塾师姓卢,名景裕,出身范阳卢氏北祖,与高澄侍妾卢娘同属一脉,但得了这个职位,还是凭的自己的学识。

    高澄在不关心弟弟们的学业,也不敢在教书先生的人选上糊弄事。

    卢景裕收了两条rou脯后,对尔朱兄弟稍作询问,发现他们大字不识几个,便分别给了一本《千字文》。

    古代启蒙读物素有‘三百千’一说,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者之中,前两本还要等到宋代以后问世。

    而《千字文》却是二三十年前,由萧衍使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其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又有高澄命人大肆印刷,如今关东各处蒙学都是‘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