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47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第2/3页)

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平时多出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高澄深以为然,眼见即将入秋,高澄抓紧了京畿军的cao训,除平素在京畿军所驻扎的城中各寺校场内的演练外。

    每逢三天,高澄就要组织京畿军与盐兵来一次实战演练,只不过是将兵械都换成了布头木棍,就连箭头上都用布包裹着。

    将士们轻伤、重伤不断,但好歹没有弄出人命,而且较之前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提升,毕竟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时间进入七月,秋季悄然来临,关东各地庄稼长势喜人,高澄也从各地常平仓调集粮草,陆续运往晋阳,封子绘与高隆之也终于完成了高澄所要求的兵械数额,也随即发去晋阳。

    高隆之受命研究如何提取钢铁中的杂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来不及投入到这一批的生产中,高澄也鼓励他继续研究,不必急于一时。

    如今粮草、兵械都已经备妥,只等秋收过后征集民夫往晋阳听命。

    一般来说,1名战兵需搭配3名民夫辅佐,晋阳20万并州胡外加洛阳35000京畿军悉数出征,共计脱产战兵23万5千人,需要征集的民夫大概在70余万人。

    且不提这70万余万人的吃用花销,根据随军即可免税的规定,就有70余万户免除税赋,这无疑是在给来年的财政收入大砍一刀。

    民夫所冒的风险,值得全家免税赋的回报。

    他们不止在行军中转运物资,攻城时冒着箭雨填埋护城河,更可怕的是大军远征,缺粮的极端情况下,他们还得充作军粮,供将士充饥。

    因此,哪怕是来年全年免税赋的回报,真能积极应募的民夫都只是少数,毕竟东魏休养生息三年,民众在均田制的大背景下,生活还算殷实,而作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