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58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3章 (第1/3页)

    北齐现在的繁盛,有高澄一份功劳,当然也要庆幸他处在一个好时候,真把他扔去明末的极端小冰期,他或许能比崇祯干得好,但让他去创造一个民殷国富的盛世,只重农耕的话,着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句丽的野心无需过多阐述,从一县封国,到如今幅员数千里,他们可不是南梁那般守成的国家。

    高澄始终犹疑,自己一旦举大兵南下,凭张亮那两万辽兵,能否替他看住辽西,当他把心事告知杨愔后,杨愔便献策鼓动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使其如蜀吴联合,北伐高句丽。

    高澄闻言大喜,于是在其余六路以外,又增添了去往新罗、百济的两支使团。

    东北地区高句丽、突厥、库莫奚三方势力自东向西分布,高句丽位于最东方,库莫奚人位于最西方,契丹则夹在两者之间,向南隔燕山山脉与辽州东部接壤。

    早些年葛荣祸乱河北,以及随后刘灵助掀起的河北大起义,使得河北北部多有民众逃亡东北,盘踞在辽河上游及周边地区的契丹部落也趁势兴起壮大。

    只是契丹尚且处于部落阶段,并未形成部落联盟,其众共分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等八部,八部联合,实力不逊西邻库莫奚,但终究只是一盘散沙,据史书记载,直到唐朝初年,契丹八部才有了共同的联盟酋长。

    张亮麾下辽兵,便多是与契丹人发生冲突,高澄尤其严令他不许过辽河,主动与高句丽国爆发冲突。

    哪怕契丹内部过于分散,以及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物理交流,高澄依旧没有放弃抚慰的心思,毕竟内部越乱,就越好拉拢。

    至于东北三方势力最后一支,库莫奚南邻北齐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